牡蠣籠底播增殖是什么養殖方式

  新聞資訊     |      2022-07-30 16:35

       向海域中底播增殖,利用海域的初級生產力,生長達到商品規格再進行采捕上市,這種養成方式稱為底播增殖。底播增殖是一種投資少、成本低、操作簡便、經濟效益高的生產方式。那么牡蠣籠的底播增殖具體是怎么操作的呢,今天平度春雨網具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講一講:

牡蠣籠底播增殖是什么養殖方式 (圖1)

       1、增殖海區的選擇。

       蝦夷牡蠣是冷水性貝類,根據其生態習性要選擇夏季最高水溫不超過26℃,而23℃水溫持續時間較短的的水域養殖;牡蠣籠選擇適宜的海底,要求粒徑1mm以上的粗沙占70%以上,直徑1mm的細沙占30%以下;退潮時,水深保持在20~30m之間;選擇透明度大、海星等敵害生物較少的海區。

       2、放苗

       目前底播所用的牡蠣籠苗種規格為3cm以上的幼貝。選擇形狀規則、健壯的個體作為底播牡蠣種是提高成活率的關健。底播時間一般為當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,此時氣溫低,有利于牡蠣種的運輸。在水溫13℃左右時播種,緩苗期短,成活率高。牡蠣籠底播時將選擇好的貝種裝船運到底播海區,在限定的海區范圍內,邊行船、邊均勻地向海底撒播。苗種播撒密度是影響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,密度越大,存活率越低;反之,密度越小,則存活率就越高。根據實驗,牡蠣籠較合理的底播密度為8個/㎡。

       平度春雨網具專業從事牡蠣籠、海參籠等加工生產十多年,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和口碑,歡迎新老客戶采購下單。